不朽的豐碑——紀念碑背后的湘潭人民浴血抗戰(zhàn)史
摘要:17日,日軍攻城,守軍退往湘鄉(xiāng),湘潭城區(qū)陷落??箲?zhàn)期間,湘潭、湘鄉(xiāng)兩縣抗日將士前線犧牲6449人。1945年9月20日,駐湘潭日軍投降,湘潭的天空終于放晴:繳步槍4007支、輕機槍179支、重機槍31支、手槍383支,及大量炮彈、手榴彈和子彈;
湘潭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方陽/攝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龍香玖 陳靜 實習生 湯祎曼
銘記歷史,非為延續(xù)仇恨,是為珍視和平,告誡吾輩當自強。
八十年光陰如梭,站在湘潭市雨湖區(qū)城正街的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前,歷史的硝煙雖散,記憶卻如碑身鐫刻的“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般永恒。綠蔭環(huán)繞的幽靜小院中,這座莊嚴的方尖碑仿佛在低聲吟誦湘潭兒女的抗日史詩。回望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恥辱,到1945年勝利的光芒,那段不能忘卻的歷史,就從這沉默的豐碑開始訴說。
1938年7月7日,當時的湘潭縣政府及各人民團體會議決定,建碑于學宮坪奎星門外,悼念為抗戰(zhàn)陣亡的將士。
紀念碑初為磚砌水泥碑。重建后,碑高9.18米,以寓九一八事變日軍攻占東北之恥,碑身呈方錐形,立于0.65米高的碑座上。碑身后方刻有“忠貞永式”碑銘,四字如鐵,鐫刻著英靈的不朽氣節(jié)。曾有人題詩云:“磨刀抗日戰(zhàn)前方,壯士不還為國殤,萬里沙場凝碧血,千秋浩氣放豪光。”詩句如泣如訴,道盡壯士一去不還的悲壯,更照亮后人前行的路。
歷史資料顯示,1944年5月,日軍為打通湘桂通道,瘋狂進攻湖南中部。6月12日,日本軍官黑獺平一率133聯隊從瀏陽直撲易家灣;13日,日軍便衣偵察隊竄抵滴水埠,被復興膏鹽礦礦警隊發(fā)現,礦警隊斃敵4人。這是湘潭城區(qū)打響的抗日第一槍,也點燃了湘潭軍民抗日的烽火。6月15日晚,日軍分兩路渡江:一路取九華向城區(qū)推進;另一路撲向文昌閣,取小東門。17日,日軍攻城,守軍退往湘鄉(xiāng),湘潭城區(qū)陷落。
日本侵略者殺人放火、搶劫奸淫,無惡不作,湘潭化為地獄。據《湘潭市軍事志》記載:“湘鄉(xiāng)、湘潭縣死亡38812人、受傷12萬余人;燒毀房屋72636棟,耕牛47238頭、谷米660余萬石,物質損失合計12180億法幣……”
冰冷的數字灼燒人心,每一筆都是日軍侵華的罪證,也是湘潭兒女不屈的見證。面對暴行,湘潭兒女的脊梁從未彎下,用血淚抗爭守衛(wèi)家鄉(xiāng)。
烽火不熄,希望不滅!日軍只占領了交通線和少數集鎮(zhèn),廣大鄉(xiāng)村仍是蓮城兒女的戰(zhàn)場。湘潭組織了多支抗日游擊隊:第九戰(zhàn)區(qū)游擊隊(五大隊)、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別動隊(正義軍)、七十三軍奮勇總隊等,以血肉之軀筑起鋼鐵長城。
他們轉戰(zhàn)山林,夜襲敵營,用簡陋武器書寫英雄傳奇——礦警隊的無名英雄在滴水埠打響第一槍;農家子弟以鋤頭對抗刺刀;婦女送糧、兒童放哨,全民皆兵凝成“萬里沙場凝碧血,千秋浩氣放豪光”的壯舉??箲?zhàn)期間,湘潭、湘鄉(xiāng)兩縣抗日將士前線犧牲6449人。碧血染紅湘江之水,豪氣化作不滅光芒,最終贏得了抗戰(zhàn)的勝利。
1945年9月20日,駐湘潭日軍投降,湘潭的天空終于放晴:繳步槍4007支、輕機槍179支、重機槍31支、手槍383支,及大量炮彈、手榴彈和子彈;迫擊炮18門、戰(zhàn)車8輛、步兵炮5門、山炮3門、汽車300輛;憲兵隊205人解赴長沙集中。
這些數字,既是侵略者潰敗的鐵證,更是英靈浴血的凱歌。勝利的鐘聲敲響,但傷痛未愈:38812條生命化作星辰,守望這片土地,埋下今日盛世的種子。
湘潭,這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走出了毛澤東、彭德懷、羅亦農、黃公略、陳賡、譚政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時光荏苒,湘潭涅槃重生——當年的滴水埠戰(zhàn)場崛起現代化工業(yè)園,九華地區(qū)“長出”產業(yè)新城。山河無恙,家國安寧。站在紀念碑前,我們獻上鮮花,不僅是哀悼,更是告慰:英雄的血沒有白流,“忠貞永式”的碑銘前,這錦繡山河如您所愿,這璀璨未來由我輩揮毫。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