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相交 成其久遠
摘要:從提供中國政府獎學金到加強職業(yè)教育合作,從舉辦青年領導人論壇到組織青年交流營,從向發(fā)展中國家派遣青年志愿者到舉辦“國際青年中國行”活動……中國幫助越來越多發(fā)展中國家青年實現(xiàn)夢想,越來越多發(fā)展中國家青年喜歡上中文和中國文化,到中國學習或到中國企業(yè)工作,成為中國與發(fā)展中國家友...
在與發(fā)展中國家的交往與合作中,中國堅持以親動人、以親感人,增進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認知,厚植友好事業(yè)的社會基礎,為互惠合作筑起更堅固的情感根基、提供更深厚的精神滋養(yǎng)
今年是中國援外醫(yī)療隊派遣60周年。60年來,中國累計向全球76個國家和地區(qū)派遣醫(yī)療隊員3萬人次,診治患者2.9億人次。中國援外醫(yī)療隊以仁心仁術造福當?shù)厝嗣?,成為中國同廣大發(fā)展中國家以心相交的真實寫照。
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坦桑尼亞尼雷爾國際會議中心發(fā)表演講時深刻指出:“加強中非友好,我們講一個‘親’字。”相似的歷史遭遇、共同的歷史使命,使中國人民與廣大發(fā)展中國家人民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對發(fā)展中國家以誠相知、以禮相待、以心相交,一直是新中國外交的特色和傳統(tǒng)。在與發(fā)展中國家的交往與合作中,中國堅持以親動人、以親感人,增進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認知,厚植友好事業(yè)的社會基礎,為互惠合作筑起更堅固的情感根基、提供更深厚的精神滋養(yǎng)。
加強交流對話,獲得心與心的共鳴。從將“一帶一路”建設成文明之路,到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從推動在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機制內加強人文合作,到在中非合作論壇、中阿合作論壇、中拉論壇等機制推動下,全面深化同非洲國家、阿拉伯國家和拉美國家等文化、教育、科技、衛(wèi)生、媒體、智庫、青年、婦女交流,中國積極搭建文明對話、政黨交流、民間外交等互學互鑒平臺,推動從彼此的文明中汲取智慧和營養(yǎng),助力文化相知、民心相親,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凝聚起更廣泛的共識。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積極搭建人文對話平臺,為增進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理解與諒解、團結與互信作出了重要貢獻。
深化務實合作,拉近心與心的距離。中方始終以將心比心、急人所急的真情實意,為發(fā)展中國家做實事、好事。在莫桑比克,種植中國雜交水稻的當?shù)剞r民喜獲豐收,出產的大米被當?shù)厝嗣麨?ldquo;好味道”;在瓦努阿圖,中國援助擴建馬拉坡學校,“像一座燈塔,照亮瓦努阿圖年輕一代學習知識的道路”;在墨西哥,中國企業(yè)尊重當?shù)匚幕?,并積極資助福利院、敬老院等公益項目,當?shù)孛癖娫u價:“中企員工和我們就像一家人一樣”;在老撾,中老鐵路如同一條“黃金通道”,徹底改變了當?shù)厝说纳?,被當?shù)孛襟w稱為“幸福路”……一個個暖心的故事,譜寫出中國同廣大發(fā)展中國家同甘共苦、心心相印的動人交響曲。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關鍵在于青年之間的交往。中國積極推動與廣大發(fā)展中國家青年的交流交往,為青年成長成才、互學互鑒搭建廣闊舞臺。從提供中國政府獎學金到加強職業(yè)教育合作,從舉辦青年領導人論壇到組織青年交流營,從向發(fā)展中國家派遣青年志愿者到舉辦“國際青年中國行”活動……中國幫助越來越多發(fā)展中國家青年實現(xiàn)夢想,越來越多發(fā)展中國家青年喜歡上中文和中國文化,到中國學習或到中國企業(yè)工作,成為中國與發(fā)展中國家友好事業(yè)的青年使者。
拉美諺語講,“真正的朋友能夠從世界的另一頭觸及你的心靈”;波斯諺語說,“人心之間,有路相通”;印度尼西亞人民常講,“金錢易得,朋友難求”。這些都說明,民心相通是最深厚的力量,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中國將永遠做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知心朋友、真誠伙伴,與廣大發(fā)展中國家攜手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方向不斷邁進,共創(chuàng)人類更加光明的美好未來。
責任編輯:閆繼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