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作坊 致富姐妹花
記者 閆海峰 通訊員 李 超
4月7日,筆者在汝南縣金鋪鎮(zhèn)高莊村小李莊了解到,該村村民逯小會把在同一產業(yè)鏈上分散經營的小企業(yè)、小作坊和參與產業(yè)分工的貧困戶橫向組織起來,走出了一條抱團致富路,用“小手套”撬動了脫貧致富“大產業(yè)”。
說到手套加工,逯小會滿是欣慰與自豪:“黨員干部就是要做百姓的‘主心骨’,幫著百姓理清思路,找準方向,為大家解難題、破困境。”她和楊占、班令、邱紅云、邱大香、程月幾個人從事手套加工,引導貧困群眾克服“等靠要”的惰性思想,把手中的縫紉機充分利用起來,主動參與到手套生產加工產業(yè)鏈中,依靠自身力量擺脫貧困,并先后帶動周邊村莊留守婦女從事手套加工。
為了讓大家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機械的操作技能,逯小會與廠家多次溝通,將技術人員請到了家里,手把手教授操作手法,解決了縫紉技術的問題;統(tǒng)一銷售,保證了產品的銷路,同時督促各加工戶加強自我約束,保證產品質量;采取分配式訂單,按照各加工戶的消化能力給予加工任務,既兼顧到所有加工戶的收益,又保證了訂單如期交付。
功夫不負有心人。留守婦女通過從事手套加工,實現(xiàn)了在家門口脫貧致富。如今,一個月能得到1000元到 3000元不等的工資。
目前,為了應對互聯(lián)網對實體經濟的沖擊,逯小會積極開發(fā)新渠道,線下轉線上,讓更多的人享受手套產業(yè)帶來的紅利,持續(xù)穩(wěn)定增收,共同踏上小康路。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