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跟水較勁”到“治水而興”———春華村脫貧記
摘要:從“跟水較勁”到“治水而興”———春華村脫貧記 ---吉林省洮南市福順鎮(zhèn)春華村,地處洮兒河與蛟流河形成的沖積平原上。幾乎每逢汛期,洮兒河都會發(fā)大水,沖擊侵蝕春華村的耕地,使人多地少的春華村愈發(fā)貧瘠。
新華社長春8月18日電(記者陳?。┘质′鲜懈m樻?zhèn)春華村,地處洮兒河與蛟流河形成的沖積平原上。幾乎每逢汛期,洮兒河都會發(fā)大水,沖擊侵蝕春華村的耕地,使人多地少的春華村愈發(fā)貧瘠。
春華村前任支部書記印國慶跟洮兒河較了一輩子的勁。“年年發(fā)大水,近十年來沖走了七八十公頃土地。耕地是農民的命,怎能不心疼吶!”他說。
為了防汛,印國慶曾自掏三萬多元買石頭,用毛驢一車車拉進村,在險灘修上丁字壩。此舉能管用一陣子,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印國慶回憶,以前一到汛期,全村男女老少甚至隔壁村的人都自發(fā)來幫忙堵水,沒日沒夜地干,能保住一寸地是一寸。
為保護耕地、助農脫貧,2016年至2017年,當地政府利用省級專項資金,在河岸修建了全長2600米、寬10米的石籠護岸,徹底解決了河流對農田的侵蝕問題。春華村支部書記董為春不禁感慨:“農田有了保障,致富有了奔頭,咱再也不用跟河‘過不去’了!”
“春華村的自然條件適合種水稻,每公頃水田作物比玉米、土豆等旱田作物多收入一萬元左右。”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范玉金說,當初村里想規(guī)模發(fā)展水稻產業(yè),灌溉用水始終是一大難題。
過去,村里用柴油抽水泵抽地下水灌溉農田,費工又費錢。如今,在國家扶貧政策支持下,春華村完成了高標準農田建設,用電取代柴油抽井灌溉。
董為春算了一筆賬:原來灌溉一公頃地耗費兩桶柴油,需要近2000元;用上電后,一公頃地只需要電費500多元,這一項就省了1000多元,還提高了灌溉效率。
瞅準了市場對有機大米的需求,春華村成立了合作社,搞起了稻田養(yǎng)蟹的項目?!绑π吩谔锢锘顒幽芙o土壤增肥,稻子不打農藥,長得特別好。一年下來,每公頃有機水稻及螃蟹總收入比普通稻田多了將近5000元?!狈队窠鹫f。
鄉(xiāng)親們腰包鼓了,集體經濟壯大了,人居環(huán)境也得到了改善。村里的臭水溝老龍河也被打造成了景觀河,河邊還修建了休閑廣場?!按謇镒兓罅耍枚嗤獬龃蚬さ拇迕窕貋矶疾徽J路了!”董為春笑著說。
責任編輯:宋東風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