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一些很有底蘊的城市當中,都建有博物館,但是被稱為“博物院”的沒幾個,博物院一般多為新中國成立之前的名稱,可以證明歷史悠久。南京博物院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個。
南京博物院前身是1933年由蔡元培先生等倡建的國立中央博物院,等同于那時的中國國家博物館。該建筑為仿遼代宮殿式,由著名建筑師徐敬直設計,經(jīng)建筑大師梁思成修改,作為博物院主樓。
1.jpg (52.35 KB, 下載次數(shù): 2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30 09:51 上傳
南京博物院藏品眾多,雖然被蔣介石帶到臺灣的不少,但是藏品仍然是國內(nèi)博物館中的翹楚。南京作為六朝古都,這里最有特色的就是“六朝風采”陳列館。
南京市博物館在南京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近300萬元,經(jīng)兩年多的精心準備,建成國內(nèi)第一座集中展示六朝文化的專題陳列館——“六朝風采”陳列館,并于1997年11月29日正式對外開放。
2.jpg (59.97 KB, 下載次數(shù): 2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30 09:51 上傳
利用現(xiàn)代化的手段,依托建國以來南京市考古發(fā)掘的重要成果,突出展示了六朝文物之精品。展品以青瓷器為主,其中1964年石閘湖東晉墓出土的青瓷女俑,造型獨特,上身裸袒,雙乳外露,下身著長裙和蔽膝,其裝束在眾多俑類中獨樹一幟;
而1973年靈山大墓出土的南朝青瓷蓮花尊,高近1米,造型莊重,裝飾富麗,被稱為“青瓷之王”;
3.jpg (29.68 KB, 下載次數(shù): 2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30 09:51 上傳
1983年長崗村出土的東吳釉下彩畫羽人紋盤口壺,證實了我國早在三國時期就具備了燒制釉下彩瓷的先進工藝,在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4.jpg (23.55 KB, 下載次數(shù):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30 09:51 上傳
當然陳列館里,最為重要一個文物,被稱為南京博物院鎮(zhèn)館之寶之一的,是一個杯子,這個杯子是用5億年前的材料制作的。
1965年南京象山東晉王興之夫婦墓中出土了一個鸚鵡螺杯,是以海洋生物鸚鵡螺的天然外殼為杯身、再用銅邊鑲扣加固而成,構思巧妙,是古代珍貴的酒器。
5.jpg (24.09 KB, 下載次數(shù): 28)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30 09:51 上傳
這個玻璃杯,高約15厘米,杯口直徑約10厘米,色澤發(fā)黃,呈半透明狀,上寬下窄,杯身流暢的曲線自然過渡,并裝飾著花瓣紋。
酒杯主體用南海極其珍貴的鸚鵡螺殼制成,在螺口部分鑲鎏金銅邊,為易碎的螺殼增加厚度
銅邊裝有耳杯的鋬,方便使用同時,因為鸚鵡螺杯底部沒有箍以其他物質(zhì),為維持杯子的平衡,杯子的尖口彎向器口這樣杯口向腹的造型。
這只鸚鵡螺杯是迄今為止,國內(nèi)六朝考古中唯一的一件,也是考古發(fā)掘中首次見到鸚鵡螺杯實物。
6.jpg (40.61 KB, 下載次數(shù): 2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30 09:51 上傳
南京博物院里展出的鸚鵡螺杯,只是一個復制品。
鸚鵡螺杯的珍貴性在于他所制作的原料,鸚鵡螺是一種生活感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菲律賓域的珍稀貝殼軟體動物,在我國南海也有生活的痕跡。這種數(shù)量稀少的貝殼,生存歷史可以追溯到5億年前奧陶紀,它的外形如同蝸牛,呈灰白色,北部帶有棕黃色條紋,如同一塊磨礪多年的美玉。
就其珍貴稀有程度而言,現(xiàn)在屬于《華盛頓公約》CITESⅠ級保護動物,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7.jpg (92.67 KB, 下載次數(shù): 3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6-12-30 09:51 上傳
當制作成鸚鵡螺杯后,因為螺殼內(nèi)原有的隔層結構,倒酒的時候可以讓酒通過小孔流入不同隔層中,飲酒時不能一次飲盡,因此備受雅愛飲酒的世家文人喜愛。
鸚鵡螺杯按照制作工藝的范疇劃分,屬于考古發(fā)掘中難得一見的扣器,即有金屬加固和裝飾物口沿。結實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