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登封民間社火重燃\"尚武\"之風
摘要:原標題:河南登封民間社火重燃"尚武"之風 獲群眾夸贊(圖)圖為登封文、武社火表演現場。 韓心澤 攝圖為登封文、武社火表演現場。 韓心澤 攝 中新網登封3月4日電(齊永 韓心
圖為登封文、武社火表演現場。 韓心澤 攝
圖為登封文、武社火表演現場。 韓心澤 攝
中新網登封3月4日電(齊永 韓心澤)“好,登封還是武社看著得勁!”3月4日,在元宵佳節(jié)來臨之際,河南登封市市區(qū)迎仙公園、嵩陽公園及十七個鄉(xiāng)鎮(zhèn)區(qū)、街道的政府所在地,旗幡如浪涌,鑼鼓動天地,一道道由民間自發(fā)組織及部分武校新近組織的舞獅、舞龍、猩猩怪等文、武社火,融傳統(tǒng)少林武術表演于一爐,贏得方圓數萬群眾趨之若鶩,在“武術之鄉(xiāng)”再次催發(fā)“尚武”熱潮。
據了解,社火表演在中國很常見,不過,大多都是文社火。武社火則是登封特有的。登封人把傳統(tǒng)社火和登封特有的武術結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出了獨具特色的“火”,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猩猩怪和獨腳舞。
本著節(jié)儉辦活動、方便群眾觀看的原則,登封市今年不再組織各鄉(xiāng)鎮(zhèn)民間社火表演團隊在市區(qū)匯演,由各鄉(xiāng)鎮(zhèn)從各村選取優(yōu)秀團隊,在鄉(xiāng)鎮(zhèn)政府所在地為當地群眾表演。從列入市委宣傳部巡視名單的十九支社團看,除一支高蹺和一支獨腳舞表演隊外,其他都是舞獅、舞龍、威風鼓、嵩山大鼓等武社火,這些武社火或在表演中雜糅少林武術,或基本以傳統(tǒng)少林武術套路表演為主,每支團隊從幾十人到百余人不等,由鑼鼓造足氛圍,氣勢宏大,形式多樣,彰顯了登封民間深厚的習武傳統(tǒng)與底蘊。
在登封市告成鎮(zhèn),參加八方村猩猩怪社的達到70余人,其中場外鑼鼓樂隊及護場者40余人,武術表演者30余人。演練的既有在登封各武術院校常見的大小洪拳,大小羅漢拳,大小通背拳、炮拳、心意拳、七星拳等,也演練獨具登封武社特色的長槍、大刀、大叉、九節(jié)鞭、拐子等器械,及六合拳、梢子棍、齊眉桿對打,還一展該村不外傳的關東拳、老式羅漢拳等。尤其各類拳術講究拳打一條線、拳打臥牛之地、曲而不曲直而不直,原汁原味體現少林拳術小架拳、小出手、利于實戰(zhàn)的特征,讓當地群眾在傳統(tǒng)佳節(jié)欣賞到一場原生態(tài)的少林武術展演。
登封市政協(xié)文史委主任常松木說,一定程度上,正是因為一些村武社的復興,流傳登封民間的傳統(tǒng)少林武術才得以不斷傳承。
在登封市區(qū)迎仙公園、嵩陽公園,由鵝坡武術專修院、小龍武院等組織的舞龍舞獅隊,上演了一場現實版的獅王爭霸,由武術學員表演的舞獅、舞龍在舞臺與專門搭建的高臺上跳躍翻滾,其他學員演練的猴拳、蛇拳、雙刀、長槍也輪番上陣,更加專業(yè)也更具武術表演意味,因而更加驚險刺激,讓在場觀賞表演的登封市民耳目一新。
登封市委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近年來,登封積極推動一些武術院校組織舞龍舞獅表演團隊參與元宵期間的民間社火匯演,為伴隨經濟社會發(fā)展而逐漸復興的登封民間武社注入了新的活力。這名工作人員還介紹,邀請本村在外任職的武校教練及當地武校學員為本村武社助陣,已成為登封民間武社表演的新常態(tài),說明登封民間與武校在武術運動上的互動正在逐漸加強。(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xmx
(原標題:中國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