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臂大呼
摘要: 杜 平陳涉以戍卒散亂之眾數(shù)百,奮臂大呼。——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和成語“揭竿而起”、“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夥涉為王”一樣,成語“奮臂大呼
杜 平
陳涉以戍卒散亂之眾數(shù)百,奮臂大呼。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
和成語“揭竿而起”、“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夥涉為王”一樣,成語“奮臂大呼”同樣出于司馬遷《史記》當中,它的釋義為高舉手臂,大聲呼喊,以表示自己舉行起義的堅定決心。
秦始皇統(tǒng)治時期,大規(guī)模興建宮殿和陵墓,以及筑長城、修驛道,對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極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賦稅負擔。同時,還制定嚴刑酷法,使人民動輒觸犯刑律。秦二世繼位后,賦斂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難之中。“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在這樣的殘暴統(tǒng)治下,爆發(fā)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這就是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xiāng)起義。
陳勝,字涉,陽城(今河南平輿縣陽城鎮(zhèn))人,年輕時給人當雇工,對同伴說:“茍富貴,無相忘!”同伴笑他是癡心妄想。他長嘆說:“燕雀哪里知道鴻鵠的志向??!”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陳勝作為屯長,領著被征發(fā)的人去漁陽(北京市密云縣西南)。路上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達,依照法律都得被斬首。陳勝和吳廣被迫鋌而走險,襲殺押送戍卒的校尉,率九百人揭竿起義,天下群起響應,聲勢迅速壯大。進入陳縣(河南淮陽)時,陳勝被部下推舉為王,國號張楚。他派兵四處攻城克池,但周文一支在戲(陜西臨潼東戲河)遭到秦章邯軍反撲而失敗。秦軍進逼張楚都城陳縣,陳勝領軍撤退,行至城父(安徽城父西北),被莊賈所殺。
成語“奮臂大呼”由此而出。
責任編輯:wind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