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造林莫“造零”
摘要: 王樹恒眼下,正是植樹的黃金時節(jié),各地便開始造聲勢,定任務、下指標,不少單位耗資買樹苗,轟轟烈烈出動車輛、人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但有些地方,植下的樹既不澆水,也不施肥,植下的樹被冷落一旁,
王樹恒
眼下,正是植樹的黃金時節(jié),各地便開始造聲勢,定任務、下指標,不少單位耗資買樹苗,轟轟烈烈出動車輛、人力開展植樹造林活動。但有些地方,植下的樹既不澆水,也不施肥,植下的樹被冷落一旁,無人問津。一番忙碌之后,植的樹被有的因缺水而“渴死”,有的風一刮東倒西歪,沒人培植,有的在伏天被旱死,有的成了牛羊的美食……。到頭來,僥幸活下來的廖若晨星,植樹變成植“數字”,勞民傷財,不如不栽。
造成年年植樹不見樹的原因:一是形式主義在作怪。一些地方的上級部門熱衷了向下級分配數字,只統(tǒng)計栽種的株數,很少檢查實際效果。下級單位只在植“數”上做文章,只是應付上級檢查而“刮一陣風”。二是一些地方對植樹造林不重視質量,只栽不管。三是人為毀樹,如部分農民嫌地頭或地旁的樹犁地礙事,故意犁掉或耙斷,當地村組干部視而不管。有的是上學小孩在上學或放學走在路上,撇斷小樹,嬉戲玩耍、打鬧,無人過問。長此以往,樹又怎能活起來,又怎么成林呢?
眾所周知,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是功在當代,利在子孫后代的千秋偉業(yè)。俗話道:“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三分栽七分管,只栽不管,等于白栽。因此,在植樹造林中,各級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要把植樹作為一件實事來抓,要制定管護責任制,做到栽管并重。力戒形式主義,提倡務實植種,不要以種植總數比高低,更要以成活率論“英雄”,切不可植樹造“零”。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